电池异质模型多物理场耦合

· 项目介绍

异构模型的建模方法不同于典型的电池模型,如 Newman 模型。在均质模型中,体积分数、比表面积和有效传递属性等平均属性用于描述多孔结构。在异构模型中,几何结构描述孔隙电解质和电极颗粒的实际形状。此模型描述通过理想化三维几何结构建模的锂离子单电池的特性,其中的几何结构模拟多孔电极中的结构细节。通常使用SEM显微镜扫描电极的真实结构,并且输入comsol模型中,本模型建立阵列小球来简化改步骤。

·异质模型建模背景介绍

纽曼模型(Newman model)是用于描述锂离子电池内部电化学和传输过程的一种数学模型。该模型以电池的正负极为基础,通过一组偏微分方程来描述电池内部的电流、电压和锂离子浓度分布等关键参数。这个模型的主要目标是理解电池的性能和响应,以优化电池设计和管理。

以下是纽曼模型中的主要元素和方程:

电极反应

扩散

电解质导电性

极化

模型考虑了正负极的电化学反应。在正极,锂离子从电解质中迁移到正极材料,发生氧化反应。在负极,锂离子从正极材料脱嵌并进入负极材料,发生还原反应。

模型考虑了锂离子在电解质中的扩散过程,其中Fick’s第一定律用于描述锂离子浓度梯度对扩散速度的影响。这包括正极和负极内的扩散。

模型考虑了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,其中Ohm’s Law用于描述电流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。这部分描述了电池中的电流分布。

模型还包括了由于电池材料的不完美和非均匀性而导致的极化效应。这些效应包括极化电阻、浓差极化等,会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响应。

纽曼模型的具体数学方程因电池类型和设计而异,通常需要进行一些假设和简化来使问题变得可行。纽曼模型中将复杂的电化学行为分为两个相,液态电解质相和固态电极相,共由五个微分方程组成。

· 异质模型仿真结果

异质模型仿真结果图

返回顶部